行业新闻

孙光荣:奏响中医药事业大发展的主旋律
添加时间:2019-11-0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我们中医人心情无比激动,可以说是热血沸腾、志坚心定!因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中医药工作的会议。国务院及各相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各中医药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各中医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各大型中医药企业的负责人,中医药各专业领域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聆听了孙春兰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听取了有关部委领导和先进单位代表的专题报告。大会总结了成绩和经验、探讨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展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蓝图,明确了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责任和使命,研究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方向和路径,作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部署。这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大发展的一次成功的誓师大会,奏响了中医药事业大发展的主旋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此次大会,我还有幸获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并上台领奖,对我而言,唯一的感受就是感恩和感知。我深深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授予中医药工作者的最高奖项;但我更深知,自己与“杰出”二字的距离还甚远。荣誉不仅是记录过往,更重要的是敦促未来;任何人在争取荣誉之时须自信,在获得荣誉之后须自律。

这份荣誉,饱含着国家、各省市、各单位领导给予我的认可和鼓励,饱含着我的师父、同道、朋友的指导和帮助,饱含着我的学生、徒弟、医疗保健服务对象以及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和期许。因此,在登上领奖台那一刻,我深知这个奖给我更多的是鞭策!老朽今年八十岁,一定不忘学习中医、执业中医必须恪守大医精诚的初心,“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一定尽心尽力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继续努力奋斗,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10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一系列任务要求和政策举措,是指导新时代中医药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把握三大关键 贯彻落实大会精神

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来说,本次大会具有明确方向、对标谋划、全面部署、激活源泉、凝聚力量、整装出发的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最主要的,是在“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总方针的前提下,要牢牢把握三大关键:

一是要牢牢把握发展方向,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的“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是要牢牢把握发展要领,这就是李克强总理在重要批示中要求的“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药品研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牢牢把握发展重点,这就是孙春兰副总理在大会上重要讲话中部署的“完善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办中医诊所等医疗机构,改革院校和师承教育,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挖掘民间方药,建设道地药材基地,强化质量监管。深化医保、价格、审批等改革,促进科技创新和开放交流,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如果,中医人和社会各界都能围绕上述方向、要领、重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过共同努力,传统的中医药学一定能够长足发展,造福人类,有助于在全世界绽放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


深刻理解意见重要意义 传承创新发展好中医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创新被旗帜鲜明地提及。传承创新发展逻辑严明: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是正本清源的中医药学,传承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是与时俱进的中医药学,如果抱残守缺就违反了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也必然逐步萎缩,创新是发展路径;发展是中医药不断前行的目的和结果。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次首提创新,具有焕发中华文明时代特色的要求,是在中医药领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体现。

因此,搞清楚传承、创新、发展的关系非常重要。可以说,理论求诸典、经验求诸师——守正;专长求诸野、特技求诸新——创新。既不能异想天开、异化传统,而要保证传承精华,蓄积源头活水;又不能夜郎自大、裹足不前,而要结合现代科技创新发展。

特别令我感动、感知、感悟的是,不管是传承还是创新,我们都要记住孙春兰副总理在大会上那句语重心长、振聋发聩的话:“同志们,诚信为本!干什么事,诚信是第一的!”发展中医药事业,首先需要的是人民大众的信任,只有信中医才能爱中医,只有爱中医才能用中医。如果在传承、创新中只是做些虚华的表面文章、表面功夫,而不是针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这一核心问题,那一切努力的结果都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勇担发展中医药重任

我幼承庭训,师承出身,十岁拜师,十八岁经联合诊所考核批准正式临床,从做乡村医生、赤脚医生算起,时至今日,从事中医药工作60余年。参与国家和地方“七五”至“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的研讨、起草、论证工作,经历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变迁的全过程。

多年来,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保护、扶持、促进、发展了中医药事业!翻开中国史和世界史,只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唯一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保护、扶持、促进、发展民族的、传统的、优秀的医药学的执政党和政府!

纵观中医药事业发展变迁全过程,究竟应如何发展中医药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一句话就指出了关键所在——“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认真研究中医药发展史,初步认识到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八大规律。

一是运势兴衰同步规律。中华兴、中医兴,中医兴、中华兴。

二是文化枯荣共济规律。中华文化繁荣则中医药学必定繁荣,中华文化遭遇外来文化冲击而枯萎则中医药学也就必定枯萎,中医药文化繁荣必定促进中华文化繁荣,中医药文化枯萎也必然带来中华文化的枯萎。

三是疗效促成崛起规律。每逢中华民族遇到大病急难,中医就一定会顺势而为、逆势而上、应势而行,运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思维创造出应对新难病种的有效方术,致使中医学术飞跃发展;平时,中医临床实践在哪个病种、哪个地方显效,中医药就一定会在哪个病种、哪个地方获得充分发展。

四是知行合一传承规律。中医药优秀人才的培养自古以来仰仗师承,通过医德、医道、医学、医法、医术、医器六个层级的知行合一、师徒授受的传承而发展。

五是跨界融合创新规律。中医药学自始迄今善于吸收、融合时代多学科(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技术发展,现代也应该吸纳、融合信息、大数据、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而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自身的生命力。

六是共谋共建共赢规律。历来中医药服务是覆盖人类“生长壮老矣”生命全程的。在当代,除了自身的医疗保健服务之外,完全可以融入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健美、旅游以及农业、林业、矿业、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等多个领域,通过共建获得共赢发展,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实施。

七是医药统筹共进规律。中医、中药密不可分,古代称之为“本草”。这个“本”,可以理解为中医之学,是用草的根本。离开了中医的中药就是“草”,而不是“本草”。所以,“医,必须知药识药”、“药,必须为医所需所用”,否则,必然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

八是强基固本必兴规律。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从人民群众中诞生,在人民群众中生存,靠人民群众发展;地方中医药必须有地方的特色优势,流派中医药必须有流派的特色优势。中医药只有夯实基层才能发展,只要人民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中医药事业就一定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大会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孙春兰副总理的重要讲话、意见的印发,赋予了当代中医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责任和担当,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路子走正、走稳、走远,走出一条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大发展的金光大道!(孙光荣)

理法方药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